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二)

2005-11-28 00:00 来源:

  (四)经济环境

  在所有影响会计的环境因素中,经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它不但直接对会计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对文化、政治和法律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对会计产生影响。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制度、经济模式和经济水平。

  1.经济制度。中国的经济制度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为主要特征,这就要求会计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前提条件,必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兼顾社会利益。在这种经济制度下,中国的会计体系在宏观上呈现出统一化模式:会计立足于国家经济政策,强调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计行为受制于体现政府权力意志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分行业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的职责之一是保全国有资本;强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而对会计本身的技术性考虑甚少,以致企业利益动机模糊,最终导致社会宏观效益增长而企业微观活力缺乏。

  2.经济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基于这一目标模式,中国会计自90年代初以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改革会计核算体系;制定《两则》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两则》是指1992年11月30日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制定具体准则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扩大企业理财自主权,等等。但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当前的经济模式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混合经济模式,这样使得现行会计体系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除已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企业,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法人具有双重性,既是国家所有权代表,又是企业所有权代表。基于这种双重性下的会计主体,就必须为企业和国家双重目标服务,并遵循企业微观利益服从于国家宏观利益的原则,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报告制度、成本管理制度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由此导致了会计人员身份的双重性。可见,会计主体的双重性、会计目标的双重性以及会计人员身份的双重性是中国现行会计体系的重要特征。这一双重性特征决定了会计主体不可能根据自己的经营管理特点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采取灵活、机动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以及会计处理程序,企业会计只能是一种由政府控制的附属管理工具。但也应该看到,正是这种双重性特征使中国现行会计体系具有其它会计体系所没有的长处,它可以借助于政府职能和其他外部经济力量来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良好市场环境的创造以及市场运行偏差的纠正。在此同时,还应该看到,混合经济模式决定了在中国会计体系的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内部报告会计-管理会计虽然已逐步为企业所认识和应用,但它参与决策的职能还远远未得到发挥。

  3.经济水平。经济水平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环境因素,它对中国会计本土化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会计教育。经济水平是发展教育的前提条件,目前中国经济水平还较低,这就直接影响到对教育的投资,并由此影响到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影响到图书资料的积累,影响到教学手段的更新,等等,从而影响到整体教育水平。会计教育也不例外,教学设施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2)会计理论。总的来说,中国会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会计教育水平是影响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理论寓于实践,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既缺乏会计实践对象,又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来保证。(3)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与社会经济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而且还影响着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与职业水准,从而决定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会计人员只扮演着记帐、算帐的簿记员角色,没有发挥会计参与预测、决策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会计教育水平也是影响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因素,中国现时从业会计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相对还很少,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才刚刚起步,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中国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不高。(4)会计职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职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当前受限于经济水平,会计的职能以核算为主,监督职能正在强化(实行财务监察特派员与会计委派制是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具体表现),预测与决策职能基本未得到发挥。(5)会计手段。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会计信息的高速处理与传递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中国会计受限于经济水平,仍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会计信息的电算化处理水平不高。即使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企业中,由于企业经济条件和会计人员素质的制约,普及程度相对较低,信息处理范围也不广泛,更谈不上会计信息处理的网络化,总的来说,会计手段还比较落后。综上所述,中国目前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决定了中国会计的本土化特征。根据这样的现实特征,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不能照搬西方成熟的会计理论,也不能离开实务纸上谈兵,更不能只是一些理论研究者就会计谈会计。而应该根据当前所处环境,借鉴他人实验和成果,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理论研究,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原有理论进行调整、充实,发展和更新。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会计改革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需要作探索性研究,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只有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才能解决中国会计改革中的本土化问题,也才能把握中国会计改革的方向。

  三、中国会计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

  在当前的社会文化、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下,中国会计应强调国际化,还是强调本土化?或者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中国会计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有观点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不应强调中国特色,应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否则不利于中国会计的发展,有碍于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市场。也有观点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是建立在本国特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的,中国也同样,所以应该强调中国特色,强调本土化特征。笔者认为,会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并不矛盾,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这就是说在当前,应该承认各国存在着多样化的会计理论、会计原则、会计准则和会计技术方法,并从实际需要出发,客观反映各国的会计原则、准则、程序和方法,介绍各国提供会计信息和传递会计信息的不同手段。这样,才能使世界各国会计在考虑本土化的同时,求同存异,互惠互利,便于会计的国际协调,从而促进会计国际化趋势的发展。

  本文所设想的中国会计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是指:会计技术方法参照国际先进成熟的会计方法,以加强会计国际协调,顺应会计国际化发展,这样操作有利于中国会计适应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把中国国内现有的会计方法与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衔接起来,从而推动中国会计走向世界;会计原则的制定和会计准则体系的确立则应强调在本土化的前提下借鉴国际会计惯例,这样才有利于中国会计发掘、利用中华传统的会计文化,并在当前特定的政治、法律与经济环境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总之,中国会计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是中国会计既继承发扬优秀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中国会计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是否会永远存在下去?回答是否定的。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最终一定会导致会计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王鹏程。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43.

  [2]钱嘉福。会计与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关系问题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45-78.

  [3]刘兴云。中西会计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80-.132.

  [4]张延波。中西方会计环境比较[A],1996年会计学论文选[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2-136.

  [5]余秉坚,陈毓圭。国际会计惯例与中国会计的特色[A],1995年会计学论文选[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63-69,

  [6]仇林明英,周勤贵。欧美国家与中国会计规范体制的文化比较[A].1994年会计学论文选[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①996,354-367.

  [7]黄正廉,杨荷君。会计文化探讨[A].1994年会计学论文选[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388-407.

  [8]范长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A].1993年会计学论文选[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90-95.

  [9]宋常。论会计的国际协调[A].1993年会计学论文选[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96-104.

  [10]吴水澎。论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财会通讯(武汉),1998,(5):3-7.

  [11]张蕾。论会计的中国特色自生自灭闭[J].会计之友(太原),1998,(6):16.

[1][2]